打开APP

安徽省立医院发表Nature论文:孙成/刘连新团队利用空间多组学+AI,开发出肝癌复发预测系统

该研究通过整合空间多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AI)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空间免疫特征的新型肝细胞癌(HCC)复发预测系统——TIMES(肿瘤免疫微环境空间评分系统)。

2025-03-15

Cell子刊:安徽医科大学卜俊杰团队揭示直流电和交流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异同点

该研究比较并分析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脑电波和运动症状的共同及特异性影响。

2025-04-01

Int J Biol Sci:安徽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促进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的机制

该研究表明,MANF通过NPM1下调和p53激活触发流产。因此,MANF下调或破坏MANF- npm1相互作用可能是URM治疗的靶点。

2024-03-20

安徽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为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和血管生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

本研究数据表明靶向GRK2活性是抑制ccr2 + MDMs浸润的可行策略,为控制RA的关节炎症和血管生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

2024-03-31

Nat Commun | 安徽医科大学王华教授等团队合作发现父源性不育症发病新机制

研究发现,多代父体肥胖通过增加METTL3介导的精子m6A水平,逐渐加重镉诱导子代睾丸Wt1下调和精子发生障碍。

2024-02-17

J Hepatol | 安徽医科大学王华等团队合作发现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巨噬细胞改善临床前模型中的肝纤维化

该研究首次提供了临床前证据,证明靶向uPAR 527的CAR-Ms可以减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2024-02-15

安徽医科大学科学家揭示了新的坏死性焦亡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急性肾损伤(AKI)是由缺血再灌注(I/R)、脓毒症、中毒性损伤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2023-06-21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罗比卡因水凝胶的止痛和增强光热治疗作用

消融治疗对于临床环境下的肿瘤治疗非常重要。射频、微波和激光消融疗法都已在临床实践中被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实体肿瘤。光热治疗(PTT)是另一种很有前途的肿瘤消融方法。

2023-06-07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安徽师范大学王宝娟副教授团队在食品酶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西维因是一种广谱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被广泛用于水果和蔬菜中害虫的防治。但西维因的滥用可能会造成癌症和基因突变,对人们的健康有潜在危害。

2022-09-27

安徽农大汪松虎课题组阐明叶绿体逆向信号对植物抗盐应答的促进作用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安徽农业大学关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绿体活性氧自由基(ROS)稳态维持的机制研究,阐明了叶绿体的逆向信号对植物抗盐应答的促进作用。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汪松虎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已毕业博士庄勇为第一作者。盐胁迫会对植物细胞造成离子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等伤害。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非常敏感,会产生大量的活

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