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
在今天(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回应关于疫苗保护效力的提问时表示,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王华庆说:“到目前为止,新冠疫苗不管是在临床试验获得的保护效率,还是疫苗上市后获得的保护效果,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百分之百。”有些人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了感染的情况,不意味着这个疫苗保护效率不高。因为不
美国CDC已确认226例青年接种mRNA疫苗后心肌炎/心包炎病例
Science杂志新闻版块汇总了以色列、美国和欧盟的药品监察部门的报告,显示:mRNA新冠疫苗接种后,年轻人发生心肌炎的风险增高5-25倍。和众多朋友一样,我们也在密切关注着mRNA疫苗接种后发生心肌炎的问题。先说一下总体感受:mRNA疫苗接种后心肌炎的发生率比预想的要高很多,但绝大多数症状轻微,在1周内康复出院。今天继续报道最新进展
Nature Medicine:结直肠癌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的细胞因子风暴
目前,全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苗接种计划优先考虑癌症患者,其中包括使用mRNA疫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尚未在mRNA疫苗中报道,它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Lewis Au等人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结直肠癌患者接种BNT162b2疫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文章。在该研究中作
科学家发现,HPV疫苗诱导的保护性抗体在接种后12年仍可检出
“Vaccines Bring Us Closer, 疫苗让我们更紧密”是今年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免疫周” 的口号。自4月鄂尔多斯开始推进适龄女孩HPV疫苗的免费接种,再到近日广东省卫健委积极答复人大代表 “建议免费为女中学生接种HPV疫苗“的提案,都说明HPV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近日,来自德国癌症中心-肿瘤疫苗策略部门的Filipe
最新研究成果为疫苗开发和有效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12)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澳个体免疫学联合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余迪教授团队和香港大学吕力为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瘦素调控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并增强疫苗接种抗体反应,提示代谢异常导致的瘦素水平低下,或瘦素信号削弱是疫苗接种后抗
孕期吸烟可能增加孩子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27日发布的一项研究说,女性在怀孕期间吸烟可能会增加所生孩子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该校学者领衔的国际团队对欧洲多个国家超过23万个家庭的相关生育和健康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人员对比评估了母亲的身体质量指数、吸烟、酒精摄入量等因素对后代在先天性心脏病风险方面的影响。相关成果已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上。研究结果显
大肠癌患者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或与抗PD-1治疗有关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行动在全球开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疫情逐渐的得到控制。当然,关于疫苗副作用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揭示了一则由辉瑞/BioNTech 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带来的极为罕见的不良事件。一位长期接受抗PD-1单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接种这款疫苗后,体内发生
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预防肛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2021年5月17日讯/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MSM)患HPV相关肛门癌的风险很高。对于与携带HIV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年轻男性(MSMLWH),关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肛门癌前体,即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患病率知之甚少。对此类男性建议接种HPV疫苗,但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对疫苗型HPV感染及其相关LSIL/HSIL的保护作用尚未得到研究。
混合接种不同款新冠疫苗或致短暂轻、中度不良反应
英国牛津大学13日发布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为受试者混合接种英国目前在用的两款主要新冠疫苗,与正常两剂都用同款疫苗相比,出现轻度至中度不良反应的现象更频繁。不过,这些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都很短。据牛津大学介绍,这一研究项目混合使用了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以及美国辉瑞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初步结果显示,在两剂接种间
在孕前和孕期为准妈妈补充营养可有效降低早产风险
准妈妈在孕前和孕期的饮食不仅对孕产妇自身十分重要,还为婴儿提供了生命之初最佳的营养来源。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准妈妈在孕前和孕初期的营养状况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良好的营养摄入有助于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一项全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孕前和孕期摄入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的肌醇、益生菌和微量营养素,可降低胎儿早产的发生率。作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