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研究揭示了子宫肌瘤病因

2013年6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子宫肌瘤在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影响了数以万计女性的健康。该病能够引起子宫疼痛,出血甚至不育。子宫肌瘤也是子宫切除最常见的原因。每年在芬兰会有八千例病人进行子宫切除术。 芬兰科学院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该病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六月初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杂志上。

2013-06-08

PLoS One:单一的干细胞突变可致妇女患子宫肌瘤

在美国,子宫肌瘤影响着1500万妇女的健康状况,子宫肌瘤可引起妇女不规则子宫出血、贫血、疼痛以及不育。这种肿瘤的高发率(60%发生在45岁时的妇女身上),其分子机制目前并不知晓。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者首次发现了子宫肌瘤的分子引发机制,引发这种疾病实际上是单一干细胞的突变所引起的,致使肿瘤细胞无限制生长并且激活其它细胞使其扩散。

2012-11-18

AJHG:鉴别出子宫肌瘤相关的遗传突变

2012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一种骨盆肿瘤,其在美国是妇女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者利用全基因组方法,首次发现了白人妇女子宫肌瘤的遗传风险等位基因,相关研究发现于10月4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这项研究或为子宫肌瘤的疗法提供思路和帮助。

2012-11-18

PNAS:植物细胞或可生产生物燃料

近日,美国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植物细胞壁形成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这一新发现为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原料铺平道路。 研究人员确认了两种蛋白质,GAUT1和GAUT7共同形成了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果胶是一种多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它也常作为凝胶剂用于果酱和果冻生产中。该发现为使用植物细胞壁形成的可再生生物质能奠定了基础。

2012-11-18

Biol Reprod:维生素D能抑制子宫肌瘤生长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减少老鼠良性子宫肌瘤的大小。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非癌性肿瘤。肌瘤主要生长在子宫壁内和周围。百分之三十的25至44岁女性年龄有肌瘤相关症状如腰痛、严重的阴道出血或月经周期疼痛。子宫肌瘤会导致不孕、流产或早产等怀孕并发症。手术切除子宫后,还有一些妇女会罹患子宫肌瘤相关症状,每年约20万美国妇女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2012-11-18

:HAND2基因的表观修饰促进子宫内膜瘤发育

一项本周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的文章称HAND2基于的表观修饰在子宫内膜瘤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2013-11-13

设计植物的可崩解的细胞

因为极其渴望能够更容易地将木质素进行分解,科学家们已经尝试了各种化学招数,而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了一个关于这一领域的关键性进展。

2014-04-22

JNCI:含异黄酮食物或能防止子宫内膜癌发生

大豆以及其他豆类中植物来源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如大豆异黄酮是具有健康保护和治疗学意义的非固醇类物质。由于它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故称之为植物雌激素。 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豆以及大豆中某些化学物质对多种疾病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相关研究的兴趣也日渐增加。

2012-11-18

Nano Letters:研究揭示为什么黄金纳米粒子能穿透细胞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细胞非常善于保护自己宝贵的内容物,结果在不损坏或破坏细胞的情况下,药物、营养或生物传感器非常难以渗透膜墙,递送进入细胞。而在2008年发现,使用纯黄金纳米粒子,然后纳米粒子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特殊的聚合物,就能轻而易举地进入细胞。 但是,没有人知道究竟为什么这个组合会运作得如此好,或者这种黄金纳米粒子是如何穿过细胞壁的。

2013-08-25

EMBO Mol Med:KRAS基因突变点亮或可筛查子宫内膜异位症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描述了影响数百万被慢性骨盆痛和不育症所标志的妇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基础。研究人员的这个新基因突变发现为新筛查方法提供了希望。 发表在2月3日版的在线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的研究探讨了位于KRAS基因上的遗传性突变,该突变导致异常子宫内膜生长和子宫内膜风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子宫组织生长在机体其他部分,如腹腔、卵巢、阴道和子宫颈。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