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Y染色体惹的祸!两篇Nature论文揭示男性为什么比女性更易患癌且结局更差
这两项研究表明,决定雄性性别的Y染色体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Y染色体缺失(LOY)或相应的Y染色体基因缺失(如KDM5D和UTY),将赋予多种癌症更强的侵袭性表型,促进T细胞衰竭,从而导致了
Nature子刊:李亚平/尹琦团队开发化疗-肠道菌群调控一体化抗结直肠癌新策略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了基于益生元的肠道菌群调节-化疗一体化纳米递送系统,有望为结直肠癌(CRC)治疗提供新策略。
单细胞分辨率下揭示卵巢癌腹水对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微环境的重塑作用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希鹏教授团队,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博士后李子逸合作在
厦大/中山市人民医院团队找到鼻咽癌筛查新方法,可将当前筛查方法阳性预测值提升近10倍
作为鼻咽癌筛查的新型生物标志物,P85-Ab比当前标准的双抗体检测拥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且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这有助于提高人群对鼻咽癌筛查的接受程度,降低鼻咽癌相关死亡率。
AI识癌!人工智能预测患者的癌症起源和治疗反应,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总而言之,癌症具有广泛的异质性,因此个性化治疗是癌症治疗的正确发展方向。该研究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OncoNPC,极大地方便了个性化治疗的实施,可以准确预测癌症的起源,辅助医生为原发灶不明癌(CUP
Cancer Res:深圳大学吴松团队发现膀胱癌免疫疗法重要靶点
该工作首次明确了YTHDF2在膀胱癌中促进肿瘤从NMIBC进展至MIBC,揭示了YTHDF2识别并结合m6A修饰的RIG-I mRNA,并加速其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衰变,从而抑制肿瘤进展过程中RIG-I介
Nat Commun:新研究表明一种经过改进的CAR-T细胞有望治疗卵巢癌等实体瘤
卵巢癌是一种侵袭性实体瘤。复发性卵巢癌和其他实体瘤患者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了改变这一点,来自美国希望之城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证实经过基因改造后表达特异性识别肿瘤相关糖蛋白72(tum
两篇Science论文揭示六聚体核小体激活染色质重塑酶机制
1983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六聚体核小体(hexasome)---一种帮助细胞包装DNA的独特分子结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Sebastian Eustermann博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人类核糖体大亚基组装过程
生命依靠核糖体运转。地球上的每个细胞都需要核糖体来将遗传信息转化为生物运作所需的所有蛋白,并反过来制造更多的核糖体。但是科学家们仍然对这些重要的纳米机器是如何组装的缺乏清楚的了解。
10年8篇顶刊论文,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基于迁移体的公司获超亿元天使+轮融资
俞立教授团队在2012年(相关论文发表于2014年)全球首次发现并命名全新细胞器——迁移体(Migrasome),此后十余年时间里累积了丰富的迁移体生物学及疾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