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 Micro & Infect:药物吡嗪酰胺靶向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治疗肺结核(TB)最重要的药物攻击结核分枝杆菌来缩短疗程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
AAC:鉴别出一种新型的细菌耐药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来自锡耶纳大学等处研究者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意大利分离出的绿脓杆菌菌株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细菌获得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名为FIM-1,相关研究成果“FIM-1, a new acquired metallo-β-lactamase from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isolate from Ita
AAC:揭示细菌β内酰胺酶抵御抗生素杀菌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绿脓杆菌中,高水平的β-内酰胺酶可以高效改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
Nature:酰胺形成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12月22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一篇综述文章“Rethinking amide bond synthesis。”文章阐述了酰胺形成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酰胺键是蛋白质内的重要化学键,构成一些功能最多、使用最广的合成聚合物的基础。然而,用于酰胺合成的现有方法非常一般化,被普遍认为太宽泛、不够精密。
Chem Commun:姬建新等利用氧气氧化炔烃合成酰胺化合物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Direct use of dioxygen as an oxygen source: catalytic oxidative synthesis of amides 。”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IF 5.787 2010)上。
Neuron:非必需氨基酸——天门冬酰胺或是大脑发育的关键
2013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科学家在杜克大学医学遗传研究人员的带领下,证实基因突变会导致营养素天冬酰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发生缺陷,长期被视为“非必需”氨基酸--天门冬酰胺实际上可能是正常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关键。这一发现刊登在10月16日发行的Neuron杂志上。
Nature:presenilin/SPP家族膜内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体结构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 presenilin family intramembrane aspartate protease”的论文,报告了一个presenilin/SPP家族膜内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体结构,相关成果发布在12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