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学家在大肠杆菌抗药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5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张凯和赵永芳等人最近合作在Cell Research发表了题为“Substrate-bound structure of the E. coli multidrug resistance transporter MdfA”的研究成果,报告了他们在大肠杆菌MFS家族的多药物外排蛋白MdfA结构方面的最新研究。
cell death&disease:大肠癌细胞坏死性药物疗法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致死率很高的主要癌症类型之一。目前用于治疗大肠癌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比如5-FU,以及irinotecan。然而,临床上接受药物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不足10%。常规性的抗癌药物
新潜力药物——牛奶蓟提取物停止大肠肿瘤干细胞生长
科罗拉多大学的学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结果关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新潜力药物——口服水飞蓟宾(silibinin,从牛奶蓟中纯化提取),减慢结直肠癌干细胞生长的能力。水飞蓟宾治疗后采样的肿瘤干细胞重新注入到新模型上,细胞未能发展成具有同样侵袭性的肿瘤,即使在没有再服用水飞蓟宾的情况下。
韩国研制出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酪氨酸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1月21日宣布,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生命科学工程系李相烨教授组成功研制出酪氨酸等化学物质,开发出利用新种大肠杆菌生产出治疗忧郁症和痴呆所需物质——酪氨酸的新方法。 该研究组以核糖核酸(RNA)技术,插入制造酪氨酸所需的基因(去除妨碍生产的基因)培养大肠杆菌。
全国最大人群大肠癌筛查在天津完成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是遏制大肠癌高发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建立并完善大肠癌防治体系,天津市委、市政府将大肠癌筛查项目列为2012年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并以三年为一周期开展40-50岁、50-60岁和60-74岁年龄组居民大肠癌筛查工作。
房静远:调控表观遗传修饰或信号通路可预防大肠肿瘤
4月1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开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房静远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胃肠癌发生与预防的相关信号通路与表观遗传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