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ed:发布测量持续性HIV病毒库大小的指导意见

2020年9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美国威斯达研究所科学家们的带领下,来自BEAT-HIV合作组织(BEAT-HIV Collaboratory)的全球顶级HIV研究人员编制出首套综合建议,内容涉及如何在治愈导向的临床研究中最好地测量持续性HIV病毒库的大小。相关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commend

2020-09-19

红脂大小蠹-伴生真菌入侵共生体系维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在入侵种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定的微生物与入侵害虫形成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提高其在入侵地的适应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资源上的竞争,形成相互拮抗作用。营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维持昆虫-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有关其机制的研究不多。红脂大小蠹是一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1999年起,陆续在山西、河北、河南、陕

2020-08-25

研究发现种子大小和重量调控的重要机制

 种子大小与重量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的产量。虽然已知一些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种子大小与重量,但种子发育过程十分复杂,调控种子大小与重量的遗传网络和分子机理尚待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组发现了KIX-PPD-MYC-GIF1信号通路调控拟南芥种子大小与重量的重要机制。李云海研究组前期研究表明KIX-PPD转录抑制

2020-04-24

研究发现器官大小调控因子DA1参与侧枝形成的新机制

 植物地上部分侧生器官的数目、位置以及分布方式等对于植物的株型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虽然已经报道了一些影响植物侧枝形成的调控因子,但侧枝形成的具体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侧枝数目和器官大小总是协同调控的,其作用机理尚待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组发现种子和器官大小调控途径参与调节侧枝形成的新机制。李云海研究组的前期研究表明

2020-04-13

Nat Med: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使用可显著缩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库大小

2020年3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两种癌症免疫治疗药物组合使用刺激免疫细胞,可缩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病毒库大小。这种病毒库包括经过接受强效抗病毒药物治疗后仍携带SIV病毒的免疫细胞。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TLA-4

2020-03-26

蝴蝶基因组大小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蝴蝶因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自达尔文时代就作为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近几年更被认为是研究形态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理想模型,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种金凤蝶及其近缘种柑橘凤蝶两种凤蝶基因组,以蝴蝶为例首次

2020-01-17

研究人员揭示Wnt和TGFβ信号协同调控与个体大小相关的生物行为

 多细胞动物中生长和模式化(patterning)的协调,造成了组织、器官乃至个体形态和大小的差异。组织的大小与功能是有关系的,但是协调大小和功能之间关系的机制仍不清楚。2019年8月15日,来自美国Stowers研究所的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团队在Nature上发表文章Wnt and TGFβ coordinate growth and patternin

2019-09-04

端粒的大小确实很重要,但是为什么很重要呢?

2019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儿童健康检查点(Child Health CheckPoint)的一项更新颖的研究是对"端粒"的测量--我们DNA每条链上的微小帽,用来保护我们染色体的末端。在默多克儿童研究所的领导下,儿童健康检查点是对澳大利亚30个城镇的1800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的一次性体检。图片来源:PD-NASA; PD-USGOV-NASA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John

2019-07-30

Cell:首次揭示拟核的大小随着细菌细胞的大小增加而扩大

2019年6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生物扩展(biological scaling)的例子无处不在。小鼠的爪子小于人手。随着我们的发育和成长,我们自己的器官和四肢通常随着我们体型的增加而扩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亚细胞水平上,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最小的细菌中,在那里,拟核(nucleoid)---包含细菌基因的无膜区域---的大小也随着细菌细胞的大小增加而扩

2019-06-17

大小分子药物开发同样耗时 为何独占期待遇不同?

  今天《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一篇文章统计生物大分子与传统小分子药物在临床前开发阶段的时间差异。作者比较2007-2016年FDA批准的生物大分子(占23%)和小分子(占77%)从申请全球专利到进入临床所需时间,根据USPTO的数据这两类药物无区分、分别为3.3和3.7年。根据《Merck Index》的数据生物大分子比小分子临床前开发时间甚至更短(2.2对4.0年)。两个数据库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