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属植物细胞器RNA转录后加工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细胞中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因组,即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后两者常被称为细胞器基因组。RNA转录后加工,内含子剪接、RNA编辑、5’和3’端成熟等在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中很常见。植物细胞器RNA编辑已有报道,包括无油樟(Amborella trichopoda)及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的细胞器RN
研究报道利用豹猫等中小型食肉动物作为生物多样性“采集器”的新思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姚蒙和李晟课题组在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上发表题为“Generalist carnivores can be effective biodiversitysamplers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利用豹猫等分布广
国内首发|NyquistData奈数科技成功入选全球明星孵化器谷歌创业加速器
美国西部时间8月25日,全球顶级明星孵化器Google for Startups Accelerator(谷歌创业加速器,https://startup.google.com/accelerator/)官方宣布:2021年度,新一批成功入选Google 加速器的科技创新公司名单。
哮喘新药!阿斯利康PT027(沙丁胺醇+布地奈德)2项3期临床成功: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严重恶化风险!
PT027是一种潜在首创吸入固定剂量SABA/ICS组合产品,由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组成。
哮喘重磅新药!阿斯利康/安进首创TSLP靶向单抗tezepelumab:在严合并鼻息肉患者中疗效显著!
在严重哮喘合并鼻息肉的患者中,tezepelumab减少了哮喘急性加重、改善了肺功能、改善了鼻部症状。
Cell:构建出膜状细胞器,可让真核生物蛋白翻译实现空间分离
如今,Lemke和他实验室的一名学生--- Christopher Reinkemeier---进一步构建出膜状细胞器(film-like organelle),它可用于将细胞过程细分为更小的空间。
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的临床前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
2021年8月,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经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顶级权威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25.841)上。
Trends in Immunology:NLRP3炎症小体活性通过细胞器应激的脂质调节
多种内源性脂类,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饱和脂肪酸(SFA)和鞘脂,能激活哺乳动物NLRP3炎症小体并促进某些炎症疾病的进展。
PNAS:机体疼痛感受器所释放的HMGB1分子或能介导炎症的发生和进展
来自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控制了能释放分子蛋白并开启/关闭机体炎症的神经元,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新方法来治疗以炎症和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比如关节炎等。
吸入式疫苗来了!国产吸入式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已获权威认可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似乎所有的疫苗接种都是需要肌肉注射,如上市的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等等,但此接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医疗耗材,也往往会伴肌肉酸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同时注射剂型无疑对于惧怕打针的人来说也是一项挑战。近几年,研究员积极探索、研发非肌肉注射的疫苗方式,如2020年8月我国首个上市的国产鼻喷剂流感疫苗。回顾疫情肆虐的当下,我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