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哈佛科学家将癌细胞改造成冷血抗癌杀手,杀遍全身肿瘤后自杀

  癌细胞对人体的利用,简直到了极致。它们可以让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为癌细胞供能、解毒,以应对肿瘤里面的恶劣环境[1];它们还会利用巨噬细胞,帮助癌细胞发生超早期的转移[2];有些癌细胞在转移的时候,会带上具核梭杆菌等微生物一起走,而这些细菌会帮助癌细胞在体内其他位置安家落户[3]。从生长到转移到安家落户,可以说是一条龙的利用了。能利用得这么溜,难怪癌症那么难治。近日,哈佛医学院

2018-08-01

哈佛大学教授发现:FDA突破性药物疗效&安全性并不突破

  突破性疗法(Breakthrough Therapies,BT)是美国FDA在2012年创建的一个新药评审通道,旨在加快开发及审查用于治疗严重或威及生命的疾病并且有初步临床证据表明与现有治疗药物相比能够实质性改善病情的新药。获得突破性药物资格(BTD)的药物,在研发时能得到包括FDA高层官员在内的更加密切的指导,保障在最短时间内获批上市,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BTD也是继

2018-07-13

PNAS | 哈佛大学刘小乐团队发现耐药型ER+乳腺癌的治疗新靶点

  研究背景:根据《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目前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类型,每年有将近20万女性被确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占据新诊断乳腺癌病例的12.2%,占据乳腺癌死亡的9.6%。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近几年呈逐年递增之势,增速位列世界首位;而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又比西方国家早10-15年,年轻化趋势显着。预计到2030年

2018-07-15

BMS与哈佛联合 开发纤维化疾病新疗法

  今日,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BMS)和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哈佛纤维化网络(Harvard Fibrosis Network)宣布开展研究合作,以发现和开发潜在的新型纤维化疾病治疗药物,包括肝脏和心脏纤维化。纤维化疾病会影响身体中的许多器官或组织,表现为器官或组织受损以及慢性炎症,导致过量

2018-04-13

哈佛医学教授详细解答糖与癌症的关系

【关于糖摄入和癌症之间的联系,还有许多问题】血糖升高与许多癌症,包括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血糖水平通常由胰岛素激素控制,糖尿病的特征就是血糖升高,是一种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力的疾病。饮食摄入糖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而,糖消费与癌症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还不清楚。今天,哈佛医学院医学副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谈到了糖与癌症之间的联系,正在进行的这一领域的研究,以及医生如何帮

2018-03-06

这家公司开发的CAR-T曾首次消灭实体瘤,现牵手哈佛CRISPR大咖联合推出新型CAR-T项目

 在此之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过一例CAR-T首次在实体瘤治疗中获得重大突破的事件:先前仅能用来治疗血液肿瘤的 CAR-T疗法在一名胶质母细胞瘤合并脊柱转移患者体内成功消灭了所有的实体肿瘤。这项临床试验(NCT02208362)在City of Hope癌症中心进行,所使用的IL13Rα2-CAR T细胞产品(MB-101)是和Mustang Bio公司合作开发的。近日,这家致力

2017-12-08

哈佛医学院:肠道菌群能够塑造宿主生理学

最近,关于“细菌如何影响宿主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引起抑郁症状,并且相关的微生物种群也可能参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在1660年代,名叫Anton van Leeuwenhoek的荷兰纺织品商人开始磨制放大镜片,以便能更好地观察织物的编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用他的一个镜头,观察池塘的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了解包含于微小生物的世界,似乎掀起了一阵狂热的研究浪潮,但科学家们

2017-12-01

哈佛商业周刊》:慢病管理的关键在儿科

 较之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在每名患者身上多花40%的费用,但整体健康结果却不尽人意。目前业界达成共识,问题主要解决方案在于优化管理、预防成人慢病,如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等。然而,从成人开始已经太晚。成人的健康状况多数是在童年形成的,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娃娃抓起”。在这一方面,霍普金斯儿童中心哈里特·莱恩诊所(Johns Hopkins Children’s Center Harri

2017-10-27

哈佛科学家研发捕捉癌细胞的“新武器”,癌症大战胜券在握

恶性肿瘤是强大的敌人,它们促使血管帮助它们贪婪的增长,损伤邻近组织,并部署许多策略来逃避人体的防御系统。更可恶的是循环肿瘤细胞(CTC)的释放,暗地里在血液中移动,并流窜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一过程也就是癌症的转移。CTC虽然危险,但是他们的存在也是一个病人疾病阶段有价值的指标。不幸的是,在数万亿的健康细胞中找到相对少数CTC犹如大海捞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个

2017-06-30

Nature:哈佛/斯坦福在“迷你脑”领域获重大突破

过去几年中,通过干细胞三维培养物来生成“迷你人脑”组织的实验方法已经允许科学家们对大脑发育这一生命奥秘进一步深度分析:了解进化过程中其发育如何发生变化,及其研究大脑是如何受疾病影响的。然而,一大批问题目前尚不明了,诸如这些“脑体(brain organoids)”组织中会准确出现哪些细胞类型?“脑体”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有多大?以及成熟神经元网络是否能够在这些组织中形成和起作用?使用精巧复杂的技术组合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