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瑞与哈佛大学合作开发抗天然病毒的超级安全细胞
全球生物科技集团金斯瑞今日宣布,将向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哈佛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George Church教授提供研究支持,用于他对超级安全细胞项目的贡献。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能完全抵抗所有天然病毒的细胞系,为未来从模式细胞、组织行为到更优质安全的生物制剂和疗法生产等众多生物医学应用铺平道路。本次研究是由基因编写计划(GP-Write)和工程生物学卓越中心(Center for Ex
源自哈佛的液体活检技术有何不同?
OncoCell MDx是一家泛疾病免疫基因组学平台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型无创血液检测以优化患者护理,日前宣布完成B轮2220万美元的融资。该公司表示,将利用本轮资金支持其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用于多种癌症以及其他疾病,并计划明年上市一款侵袭性前列腺癌检测和评估的活检产品。OncoCell MDx成立于2013年,技术源自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关于OncoCe
诺华获一款natalizumab生物仿制药全球商业权利
诺华旗下山德士近日宣布与欧洲生物制药公司Polpharma Biologics就一款natalizumab生物仿制药签署了全球商业化协议。该药目前处于III期临床开发,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S)。根据协议,Polpharma将继续负责natalizumab生物仿制药的开发、制造和供应。在获得监管批准后,山德士将通过独家全球许可在所有市场进行药品的商业化和分销。该协议的其他条款为保
科济生物CAR-T细胞治疗产品商业化生产基地落成典礼成功举行
2019年8月28日,CAR-T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企业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CARsgen Therapeutics)于今日在上海金山成功举行CAR-T细胞治疗产品商业化生产基地落成典礼。 科济生物CAR-T细胞治疗产品商业化生产基地落成典礼现场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副处长刘厚佳,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少雄,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覃文新研究员,徐汇区发改委、金融办副主任
Nat Biotech重大突破:哈佛尹鹏组开发组织中多蛋白同时成像的新技术
2019年8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和器官是如何发育、功能衰竭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再生的,研究人员想要在三维空间中可视化它们的组成细胞的分子库。"人类生物分子图谱计划"、"人类细胞图谱计划"和几个大脑图谱计划等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进行中,这些计划旨在绘制出许多蛋白质(基因表达的产物)在人体器官和组织中单细胞水平上的存在和丰富程度。然而,现有的成像方法在性能、对研究人员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获“2019中国健康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奖” 董事长方蔚豪获评健康中国形象大使称号
8月24日-25日,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兴经济产业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主办的“2019中国健康产业大会”在北京举办。国家政府领导、医疗健康产业专家学者、行业翘楚等来自全国各地上千位业界精英出席会议,共同推动和见证健康产业的新趋势、新未来。会上,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CEO、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平
两款商业化CAR-T药物全入局 国内市场竞争硝烟再起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作为“活”的药物,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治疗,从患者的供血中分离T细胞,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给T细胞加入一个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使其可以特异性识别和杀伤癌细胞,在体外扩增后再次注入患者体内,达到清除癌细胞的效果。针对血液肿瘤,CAR-T现有临床数据展示了持久的高完全缓解率,作为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末线治疗手段,CAR-T无疑成为了一道曙光。全球首例接受CAR-T疗法的白血病
强生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50家聪明的公司”
6月29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全球“50家聪明的公司”(TR50)榜单在杭州揭晓,强生公司凭借安视优欧舒适®TRANSITIONSTM智能感光隐形眼镜,以及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两项划时代的创新突破入围评选并成功上榜,荣获“聪明公司”称号,是该榜单医疗器材领域唯一入选企业,充分彰显了强生公司行业领导力。 强生眼力健中国区总经理王利平出席颁奖仪式 强
中国10万人数据印证哈佛研究:坏胆固醇太低中风风险反升高
“这项新研究强烈提示了极低LDL-C水平是脑出血的一项指标。”当谈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人们通常将其视为“坏”胆固醇。指南也建议降低LDL-C水平以预防心血管风险。然而,今年4月一项由哈佛大学主导的研究表明, LDL-C水平过低与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有关。3个月后,另一项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大规模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结果最新发表在Neurology杂志。这项刚刚发表的成果
哈佛研究:睡眠不足时,可能是真的
熬夜伤身,众所周知。很多研究也已经表明,睡眠剥夺对健康和认知表现有害。但难免有忙得不可开交的日子,挑灯夜战之时,想必很多人也听过这样的劝说:“早点睡,明天起来再做。那么,在不得不压缩睡眠时间的“悲惨”情况下,究竟是熬到深夜再睡,还是先休息再赶早更科学?图片来源:pixabay一项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最新研究带来了有悖常识的发现,对于睡眠时间不足的年轻人来说,熬夜的影响反倒更少。这项研究也在近期的S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