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胃肠道(GI)症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包括便秘、腹泻、腹胀和腹痛等,可加重ASD症状,并与各种异常行为、免疫失调和代谢功能障碍相关。
2023-12-25
Cell子刊:吴岳/袁祖贻团队揭示阿司匹林通过肠道菌群引起肠道损伤新机制
研究团队使用临床队列和阿司匹林治疗的小鼠,发现了一种能够被阿司匹林抑制的肠道微生物——戈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
2024-01-22
Trends in Parasitology期刊发表血吸虫中间宿主螺类的微生物群及无菌和限菌技术研究的综述文章
该综述系统回顾了无菌和限菌技术在螺类研究中的历史发展,着重介绍了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无菌螺技术构建以及创新,并从分离技术、灭菌方式、营养供给以及饲养方法等方面评价了近年来发展的无菌和限菌技术。
2024-02-11
这种水果被发现能增强抗肿瘤效果,通过肠道菌群克服PD-1单抗耐药难题
本研究首次表明,从卡姆果中分离出的多酚物质 castalagin,可以通过与有益的肠道细菌布氏瘤胃球菌结合,发挥抗肿瘤作用。
2024-01-16
Cell Research封面:吴倩/王晓群/时颖超合作解码人脊髓的时空发育特征
该研究发现位于发育期VZ区的人脊髓神经祖细胞并不是匀质的,而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分子特征且沿背腹轴有序分布。
2024-01-08
Nat Cell Biol:科学家识别出肠道菌群和兴奋性大脑信号之间的特殊分子关联
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秀丽隐杆线虫机体肠道中产生维生素B12的特定细菌与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产生之间的重要分子关联。
2024-01-17
研究显示,禁食能够有效减肥,但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和大脑活动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肥胖人群中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之间沟通的精确机制,包括在减肥期间。以及哪些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区域对于成功减肥和保持健康体重至关重要。
2023-12-22
Cell子刊 | 同济大学秦环龙/许谦/李宁揭示供体和受体的微生物亚种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效微生物群转移和临床结果
该研究表明,有效的微生物群转移涉及供体和受体微生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系统发育上的差异。
2024-02-18
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全球首个来自生命三域之一古菌域的微型基因编辑工具
该团队在细菌体内验证了SisTnpB1的靶向切割活性。通过设计靶向质粒等外源遗传元件的引导RNA,SisTnpB1系统可以在细菌体内37℃条件下实现特异性切割并消除这些遗传元件。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