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动物基因交流研究取得进展
家养动物被人类成功驯化后,伴随着人类迁徙至世界各地。在这个过程中,家养动物会与当地各种野生近缘种相遇,从而发生杂交促使基因交流的发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吴东东课题组近期利用大规模基因组数据,阐明了基因交流在牛属动物的驯化以及环境适应中的重要作用,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牛属现存物种,包括普通牛、瘤牛、大额牛、印度野牛、爪哇野
Nature:城市化与动物体型大小存在关联
2018年5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巴西的研究人员发现城市化与动物体型大小变化之间存在关联。在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标题为“Body-size shifts in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urban communities”的论文中,这些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对生活在比利时城市和农村的动物的研究以及他们取得的研究结
Science:揭示两栖动物真菌杀手很可能起源自东亚地区
2018年5月14日/生物谷BIOON/---一种致命性的称为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的真菌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导致几大洲的青蛙、蟾蜍、蝾螈和其他的两栖类动物种减少和灭绝的原因。蛙壶菌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病原菌最初出现在哪里。这种真菌会引起一种叫做壶菌病(chytridiomycosis)的疾病,它会攻击两栖动物的皮肤,影
勃林格殷格翰加大在华科研投资,全新亚洲动物保健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全球第二大动物保健公司勃林格殷格翰(以下简称BI)再次加大在中国投资力度,扩建BI亚洲动物保健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今天,扩建后的研发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目前国内投资规模最大且具备国际一流研发实力的综合性动保研发中心。勃林格殷格翰亚洲动保研发中心于2012年3月首次投入使用,致力于针对中国和亚洲动物疫病的特点寻找和研发创新解决方案,是跨国药企在华
我国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发文,揭示孵育温度决定爬行动物性别的分子机制
2018年5月15日/生物谷BIOON/---男孩还是女孩?对于那些想要影响宝宝性别的人来说,迷信和民间智慧提供大量建议---从吃什么到何时进行爱爱,不过这些建议的有效性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是值得怀疑的。但是有科学证据证实一些动物能够具有这种技能:在海龟和其他的爬行动物中,它们的卵经孵化后产生雄性后代还是雌性后代取决于它所在的巢穴温度。与人类和大多数其他的哺乳动物不同的是,许多海龟、蜥蜴和短吻鳄的性
百奥赛图“模式动物应用与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成功举办
2018年4月26日,百奥赛图“模式动物应用与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庆典在北京大兴医药产业基地隆重举行。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主任王宇,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北京生物技术和新药产业促进中心刘慧,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连忠辉,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长倪道明,国投创业总经理高爱民,百奥财富合伙人卓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动物所所长柳全明,北京禾芫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
动物实验揭示驱动母性行为的大脑机制
在动物界,雌性动物的抚育对于幼崽的存活至关重要。刊登在新一期美国《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雌鼠将幼鼠抱回自家窝里的“本能”源自一种特定神经细胞的信号传导。此前研究就发现,大脑中“内侧视前区”区域是与母性行为相关的重要区域,但对其中的具体神经信号机制并不清楚。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林大宇团队在这次的新实验中,考察了雌性小鼠同自家和别家“鼠宝宝”互动时其大脑“内侧视前区”的活动。结果发现,
研究揭示大型甲壳动物适应深海化能生态环境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沙忠利团队在深海甲壳动物适应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以长角阿尔文虾(Alvinocaris longirostris Kikuchi and Ohta, 1995)为材料,揭示了大型甲壳动物适应不同深海化能生态微环境的分子基础。深海热液和冷泉均为化能极端环境,但二者成因和流出液组分存在不同。长角阿尔文虾是少有的在热液、冷泉区都有分布的大型优势甲壳动物之一。基于“
Science:一些两栖动物反击蛙壶菌感染
2018年3月31日/生物谷BIOON/---2004年到2007年期间,在巴拿马爆发的一种被称作为壶菌病(chytridiomycosis)的两栖类疾病导致了无数的蝾螈和青蛙死亡。不过,尽管导致死亡的致病真菌持续存在,但是某些物种从那之后已恢复过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巴拿马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这种致病真菌和它的宿主,揭示出尽管这种真菌仍然如以往一样具有致命性,但幸存下来的宿主物种不太容易
Science:揭示动物组织再生蓝图
2018年3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怀特海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关于真涡虫(planarian)眼睛再生的模型:真涡虫的眼睛再生受到同时发挥作用的三个原则的调控,这有助了解真涡虫的祖细胞如何在再生中发挥功能。这种模型涉及位置线索;吸引祖细胞到现存结构的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起源自分散的空间区域而不是起源自精确位置的祖细胞,从而给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