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农林科学院日前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加快杂交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此举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我国选育出产量超杂交品种的超高产油菜
随着油菜采收时节到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湖北蕲春的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该所选育的新型超高产常规油菜品种亩产最高达299公斤。 据负责该课题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轮回选择课题组介绍,研究人员将传统育种技术、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有机整合,形成高效的油菜杂种优势固定化技术,快速有效地聚合和固定了产量、品质性状和杂种等优势...
袁隆平引入分子生物技术植入超级杂交稻育种
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新引入分子生物技术。记者9日从“十二五”国家科技部“863”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启动式上获悉,课题组拟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精细定位出一批重要性状基因,创制一批优异新种质及新材料和选育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并推广种植4000万亩。
袁隆平:力争杂交稻3年亩产破千公斤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3月2日晚在两会驻地接受记者专访时,报出自己杂交稻“3年亩产破千公斤”的设想。 他告诉记者:去年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希望今年达到940公斤至950公斤,明年970公斤至980公斤,再有一年,力争达到1000公斤。从科学上讲,杂交水稻还是有这个潜力的。 “安徽省六安市很重视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已经选定3个百亩千斤攻关片。
袁隆平的“豪言”:2020年超级杂交稻亩产达1吨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日前在贵阳表示说,水稻仍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在2020年第四期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的奋斗目标可以实现。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2日在贵阳表示说,水稻仍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可以实现。
湖南农科院奖励袁隆平杂交稻团队100万元
9月23日上午9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突破900公斤祝捷大会在长沙市明城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国家农业部、科技部、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给湖南省农科院及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团队发来贺信。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向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攻关团队颁发奖金100万元。
Nat Commun:粘附分子帮助癌细胞挣脱原位转移至新组织
2012年10月10日 电 /生物谷BIOON/ --肿瘤转移是导致90%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癌细胞从身体的一个部位扩散到另一组织器官的确切机制仍被完全阐明,一个关键问题是肿瘤细胞是如何从原位肿瘤组织脱离,然后定位于新的器官继续生长的。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癌症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些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细胞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改性和增氧土壤原位修复湖泊水质技术开发”项目研发获得阶段性成果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发展类项目“改性和增氧土壤原位修复湖泊水质技术开发”于2012年由山西省科技厅立项,由大同市供排水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开展。项目主要针对全球性的水库、湖泊的水质富营养化的突出问题,采用改性当地土壤,在短期内(约12小时)迅速将水体中的氮磷等指标降低,并将污染物质沉降到湖底。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初战告捷“深08S/R1813”三亚实测亩产944公斤
近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海南水稻所、国家南繁办等单位组成的专家验收组在海南三亚对隆平种业攻关品种“深08S/R1813”现场测产,结果显示实收亩产为944公斤。袁隆平院士表示“这标志我国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首战告捷”,同时他对如期完成我国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