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 张茅:取消“以药补医”机制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随着医改的顺利推进和成效的初步显现,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十二五”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是确保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取消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药补医”机制是我国公立医疗机构以药品加成政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项经济补偿机制。
李克强:“三轮”驱动十二五医改规划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出席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巩固三年医改成果,全面实施“十二五”医改规划,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加快形成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会上,北京、吉林、山东、河南、陕西、青海等省市政府负责人分别发言。
津第一中心医成功实施活体双肝移植手术
日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集合多种先进技术,成功为一例体重达124公斤的患者实施了首例活体双肝移植。 55岁的韩先生因终末期肝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就诊,急需肝移植手术挽救生命。其多位亲属要求捐献肝脏。 医院移植外科沈中阳教授、潘澄主任及其团队经过审慎研究、多次评估,决定实施双供体活体移植手术,即由2名患者亲属分别捐献左半肝和右半肝。
受医改政策影响 国内药企依旧呈降价态势
2014年,受医改政策影响,国内多数药企依旧弥漫着“降价”的阴影,利润收缩,亟需寻找新的利润点。然而,生物制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本上都是抗癌药品,受到的波及微乎其微,不少产品甚至拿到了“自主定价”的授权。目前,在整个医疗领域,生物制药可谓一枝独秀,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收到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成行业“吸金石”。
医改着力削减医药费 公立医院成最艰巨任务
港报称,中央政府将削减医药费用列为今年医改的关键。分析人士称,北京今年医改的主要目标显示了它降低病人医疗费用的决心,但最艰巨的任务——整顿城镇公立医院的财政——似乎依然遥遥无期。 据《南华早报》7月29日报道,国务院关于在医改方面“取得新突破”的最新指导方针列出26项任务,其中包括控制成本和增加医保补助。中央政府四年来致力于全面改革费用高、看病难的医疗体系,日前公布的这份文件是最新举措。
2013年医改主要工作安排发布 健全全民医保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3〕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医改办:加大基层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
未来美国的医院非主流化 对国内医改影响
【咕友观点】8月初,美国众议院通过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美债务上限协议被视为美国政府支出削减的第一步,医疗行业首当其冲。未来美国的医院非主流化将成为潮流,医院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将会愈发松散,非主流医院将成为主流。非主流医院特指疗养院、流动救护站、病人家中。 在此大背景下,医生相对于医院的独立性将会加强,独立医师制度有可能很快到来。
李克强:巩固成果 制定医改十二五规划
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充分肯定两年多来医改取得的成效,巩固和发展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正视困难与挑战,创新体制机制,制定好医改“十二五”规划,把医改持续推向深入。
李克强强调公立医院需要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充分肯定两年多来医改取得的成效,巩固和发展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正视困难与挑战,创新体制机制,制定好医改“十二五”规划,把医改持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