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鄯善发现我国最大侏罗纪恐龙化石
近日,由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新疆地质调查院的专家组成的科考队,最近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发现了我国迄今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 15日,科考队联合新疆国土资源厅和鄯善县人民政府,共同在鄯善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科学发现。据科考队负责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孙革教授介绍,这一大型恐龙化石发现于鄯善七克台地区距今约1亿6千万年的地层中。
Science:"活化石"揭示光合作用起源
最近,灰胞藻门藻类(Cyanophora paradoxa)完整基因组已被美国罗格斯大学Debashish Bhattacharya博士带领的一个国际协会阐明。佛雷堡大学Stefan Rensing博士和生物学教职工Aikaterini Symeonidi通过进行编码转录因子分类和种系发生的分析致力于基因组分析以及检查和清除基因组污染。 研究结果发表在当前期Science上。
寒武纪大爆发:数亿年生物化石隐藏起源之谜
据国外媒体报道,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两千多年前以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为背景,描绘了神话世界中的历史传说,该巨作就是《变形记》。在作品中大量虚构了任务或者真事的变形事件,其中有人物变成各种动物、植物的情节。但是,现实世界中是没有这样的奇迹的,有的只是蝌蚪变成青蛙、毛毛虫变成蝴蝶的事实。想想看,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体形态和生命周期,却来自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这肯定是自然界中最奇特的过程之一。
PALAEO:中国早白垩世木化石与古气候研究取得新进展
木化石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陆地植物多样性、植被演替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证据和参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学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三叠纪-白垩纪木化石记录、多样性、地质地理分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古生物化石须在2013年前申报登记
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化石非法出境、违法交易现象屡禁不止,保护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挑战。为此,我国将加强登记建档这一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收藏单位和个人都须将目前收藏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在2013年年底前,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登记建档,领取统一印制的“收藏证”。
英国化石猎人发现上龙新物种——“科万上龙”
最新发现的远古海怪新物种被称为“科万上龙”,是一位化石爱好者 花费5年时间收集完成 这种四鳍上龙体重达到12吨,能够一口吞下一条大白鲨 英国科学家称这是一种上龙新物种,认为它具有地球史上最强的咬力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英国男子科万-谢汉(KevanSheehan)经过5年收集骨骼化石,最新发现一种上龙新物种,被认为是史上最凶猛的上龙,体重达到12吨...
Nature:中国发现一种保存很好的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
我们关于灵长类演化最早阶段的知识受限于化石记录中所存在的空白。来自中国“始新世”早期(距今5500万年前)的一种很小的、非常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的一个近乎完整的、基本上还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的骨架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一新发现的灵长类动物似乎是眼镜猴的最早已知近亲,说明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化的时间非常早。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古脊椎所研究发表泰国古猿化石地点的犀牛新种
在泰国那空叻差是玛省的塔昌地区,此前在几个采砂坑中发现过哺乳动物化石。该地区位于曼谷东北220公里的呵叻高原上,砂坑分布于孟河岸边,其沉积物由未固结的泥岩、砂岩和砾岩组成。化石主要由采砂坑的工作人员收集,并提供给那空叻差是玛皇家大学等机构,也有由古生物学家进行科学发掘取得的材料。在这些化石中,2004年报道了人科的呵叻古猿,使塔昌化石地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化石层位的年代很难精确判断。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Geology:新发现七亿年前纤毛虫化石
任何学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听说过纤毛虫。它是一种纤毛纲动物,也是被研究的最彻底的动物种类之一。世界上已知有超过7000种不同的纤毛虫,这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微生物:单细胞和纤毛的组合体。在希腊语中,“纤毛”这个词意思是“眼睫毛”,纤毛虫利用这细毛在水里游泳并捕捉猎物。 现在的海洋中纤毛虫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