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李永泉等揭示酵母多重耐药性分子新机制
1月6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李永泉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A Mutation in Intracellular Loop 4 Affects the Drug-Efflux Activity of the Yeast Multidrug Resistance ABC Transporter Pdr5p,”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酵母多重耐药性新的分子机制。
Nat Rev Micro:调节氧化效应促进细菌耐药性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一篇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评论文章“Antimicrobials: Promoting tolerance。”,遗传易感性细菌中的抗生素耐受性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并给出了耐药菌株的一个来源。 当细菌急需营养时,就像在一次感染的环境中经常发生的那样,它们会停止生长,并耐受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抗生素。
Malaria Journal:非洲疟原虫遗传突变显示出耐药性
在非洲致命性最强的疟原虫中,科学家已鉴定出遗传突变,这些突变使疟原虫能耐受最强效抗疟药,这表明最好的抗疟武器可能已过时。 青蒿素类药物是广泛应用的最有效的治疗疟疾药物,常与其他药物一起作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ACTs)使用,这时它最强效,几乎不可能被疟原虫耐受。但是,新研究则表明:疟原虫关键部分突变后能耐受青蒿素甲醚,其中青蒿素甲醚是2种最有效青蒿素中的一种。
全球面临抗生素耐药性挑战
据新华社7月10日报道,澳大利亚首席科学家伊恩·查布10日说,抗生素耐药性很可能会成为全球面临的最严重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这需要科学界、企业界和公众共同应对。 作为政府的科学顾问,查布的办公室当天发布了一份题为《面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威胁:建立预防新防线》的报告,警告错用和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相关耐药性会对公众健康带来风险。
PNAS:饮用含砷水或刺激对利什曼病药物的耐药性
一项研究报告说,饮用水的砷污染可能促进一种致命的寄生虫病的广泛存在的耐药性。内脏利什曼病每年导致4.1万人死亡。只有4种药物——锑制剂、两性霉素B、米替福新和巴龙霉素——已知能够杀死在病人的脾脏、肝脏和骨髓细胞中繁殖的利什曼原虫。 Alan H. Fairlamb及其同事探索了一种可能性,即长期暴露在饮用水的砷污染中可能促进感染利什曼原虫的病人对含有锑的药物的交叉耐性。
Chem & Biol: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或可有效抵御耐药性的细菌感染
来自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治疗疼痛、发烧和炎症的药物,比如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就可以有效杀灭细菌,治疗细菌性感染,但是其作用机制同当前抗生素的作用方式不同,该项研究发现就为开发新型策略来抵御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Nat Chem Biol:科学家发现可有效克服癌症耐药性的新型分子
近日,来自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USP1-UAF1的去泛素化酶复合物或许是DNA损伤反应的关键调节子,该复合物也是克服基于铂的抗癌药物耐药性的关键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Pathog & Dis:患者美容治疗过程中或存在耐药性细菌感染风险
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尽管其应用于美容行业的卫生标准较高,但是也会因为细菌感染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相关研究刊登国际杂志Pathogens and Disease上。
JACS:科学家发现可抵御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新型抗生素
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类抵御细菌感染的新型抗生素,这种新型抗生素可以抵御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内的多种耐药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