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食用红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2013年4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期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文章称富含在红肉内的一类物质(同时也作为能量饮品添加剂)能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 肉毒碱(carnitine)存在于红肉中,包括牛肉、鹿肉、羊肉、鸭肉、猪肉等等。
JAHA: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生物标志物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2013年5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MHI)Éric Thorin博士第一次发表论文表明一种血液蛋白质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展,相关研究结论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杂志上。
Resverlogix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二期实验获积极数据
2012年8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两年之前Resverlogix遭遇了可怕的打击。其研究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未能达到主要终点,并在中期实验中引发了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而今天这间生物公司显然想推翻过去的结论,宣称这一新药显著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HDL),而仅仅在研究初期发现其对肝脏酶的影响,并不会对药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JCI: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关键作用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中同源抗原的存在下,CD4+T细胞能与抗原递呈细胞(APCs)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这项最新实验性的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
Circulation:MicroRNA-145或可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2012年9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国际期刊Circulation昨日发表了圣迈克尔医院(St. Michael's Hospital)研究人员的新发现,microRNA-145基因治疗可以显著缓解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和进程。 动脉粥样硬化,又称为动脉硬化,是由于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堆积在动脉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在加拿大的死亡率位居第一。
Nature:心肌梗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6月27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心肌梗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最新进展。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中,髓样细胞使富含脂质的动脉壁斑块不稳定,并导致其破裂,从而引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由于尚不清楚的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幸存者具有高度复发风险。 本研究表明,缺血性损伤的系统性反应可加重慢性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论坛在北京召开
北京2014年7月1日电 /美通社/ -- 今天,“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论坛的主题是总结该临床试验项目的研究进展、分享初步研究成果,同时还开展了生物医学统计和 SCI 论文撰写的专业性培训。来
EMBO Mol Med:抑制Rcan1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抑制小鼠体内蛋白Rcan1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结果研究发表在权威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研究揭示了Rcan1是未来药物治疗这种疾病的潜在目标。 这项研究分析了喂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分子机制。
PLoS Pathog:科学家揭示牙周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分子关联
引起慢性口腔感染牙周疾病的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不仅可以引发牙龈的局部炎症,而且该病原菌还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入侵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口腔炎症及其它疾病的分子机制。 Patho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