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发表生物分子凝聚研究指南

在真核细胞中,生物大分子通过相分离组装形成功能各异的无膜细胞器(MLOs),使得细胞区域化,从而实现对各种生理活动的精细时空调控。随着相分离在生命科学领域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系统揭示了无膜细胞

2023-01-20

AD:科学家发现,或能提前10年确定常染色显性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出现时间!

本研究表明在ADAD患者的症状出现10年前血浆GFAP就显著升高,也支持将血浆GFAP作为与认知功能、神经变性和脑Aβ负荷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临床生物标志物。

2023-02-08

NO,可以是女性且能生子,Y染色还可以来自妈妈!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Michael Weis的团队发现,一些Swyer综合征患者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有个片段出现了突变,使SRY原本应该表达出来的酪氨酸变成了苯丙氨酸。

2023-02-02

Molecular Cancer:外生物发生、机制、调节和治疗癌症的意义

外泌体是直径约30-150 nm的胞外小泡,由多泡小体(MVB)与质膜融合而分泌。自从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可视化和描述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外显体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22-11-28

AD:科学家发现,血浆p-tau217可预测常染色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年后的病理和认知变化!

总的来说,本研究证明了血浆p-tau217和PET病理以及认知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了血浆p-tau217的基线水平可预测PSEN1 E280A携带者随后的Aβ和tau水平以及认知表现。

2023-02-15

Nature Metabolism:揭示节食后脂反弹和肥胖的机制及营养干预策略

饮食限制(Dietary restriction,DR),也常被称为节食(Dieting),是一种常见的通过限制饮食来控制体重、减少体脂的饮食干预方式。

2023-01-13

Science:揭示过氧化物酶蛋白输入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完整的酵母膜和合成水凝胶的研究结果显示,过氧化物酶体蛋白输入类似于通过核孔的转运。

2022-12-30

Nature:揭示真核生物线粒体核糖小亚基组装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Sebastian Klinge及其研究团队想知道线粒体核糖体是如何进化的,它们是如何在细胞内组装的,以及为什么它们的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如此不统一。

2022-12-26

首次识别出乙肝病毒借助外离开感染细胞的新方式!

来自德国Paul-Ehrlich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此前未知的乙肝病毒流出细胞的新途径,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在细胞外囊泡(外泌体,exosomes)中观察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

2022-11-10

Y染色正在逐渐消失!没有了Y染色,谁来决定性别?

一路走,一路丢基因的Y染色体,缘于对X染色体的“委曲求全”

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