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肿瘤内部STING信号影响其对免疫治疗的耐受性

肿瘤抗原性的缺乏或丧失是其具备免疫逃逸能力以及对T细胞免疫疗法产生抗性的关键。有证据表明,肿瘤细胞中干扰素基因(STING)信号刺激物的激活可以通过触发I型IFN介导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增强其抗原性。尽管已经发现在黑色素瘤和其他肿瘤类型中抑制该途径具有治疗益处,但是其内在机制仍不清楚。对此,来自Moffitt 癌症中心的James J. Mulé团队试图研究ST

2021-04-15

Nat Cancer:科学家成功诱发肿瘤细胞的内部冲突 有望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2021年2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幼儿期的恶性实体瘤,其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中已经退化的未成熟细胞;评估肿瘤恶性程度的预后标志物就是MYCN癌基因,高风险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通常机体中存在MYCN的扩增,比如以高水平进行表达,这往往会驱动肿瘤的失控生长;相反,抑制MYCN或其功能或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性机会。近日,

2021-02-12

Science:揭示小鼠胚胎的发育时钟和从头细胞极化机制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植入前发育的过程中,顶-底细胞极性(apicobasal cell polarity)的建立是从全能性向多能性过渡的关键,从而诱导细胞向滋养外胚层(trophectoderm)分化。在小鼠胚胎中,这一事件被设定在8个细胞阶段发生,这一时间遵循一种内在的发育时钟,与胚胎大小或细胞周期进展无关。尽管顶端区域(a

2020-12-16

Nature封面:基因疗法逆转表观遗传时钟 恢复小鼠视力

 从古至今,延缓或者阻止衰老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和延长,但人类尚未完全破解衰老的密码,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寻找阻止衰老过程的方法。12月2日,在最新一期的Nature封面论文中,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疗法异位表达Oct4、Sox2和Klf4这3个基因,诱导神经节细胞重编程,成功触

2020-12-04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表观遗传时钟 或有望揭示人类大脑衰老的分子机制!

2020年10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机体生物钟决定了我们的睡醒节律,但一个相对更新的概念—表观遗传时钟或许能告诉我们,机体衰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我们老年时患病的风险到底有多高。人类的衰老速度并不相同,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早出现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和特征,而更多地了解这种所谓的“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

2020-10-31

内部人士:不属实

2020年10月12日,一则《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在北京、武汉两地开放预约接种》出现在热搜中,同日“国药新冠疫苗预约意向调查”信息也迅速刷爆朋友圈。文内表示,有知情人士透露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已经在北京和武汉开放预约接种。报道称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预约,预约者在约2周后收到通知,并到指定地点注射,优先考虑出国留学生。通过一款“新冠疫苗接种预约”的小程序可以看到,有逾9

2020-10-15

Science:揭示设定胚胎发育速度的时钟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为什么有些物种的怀孕时间比其他物种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设定胚胎发育速度的时钟,并发现该机制基于蛋白的制造和分解方式。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哺乳动物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并有助于改进再生医学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

2020-09-21

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揭开病毒控制细胞内部改变的奥秘!

2020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Cytoplasmic control of intranuclear polarity by human cytomegaloviru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AI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其或能帮助识别病毒如何控制细

2020-09-29

哈佛科学家开发预测寿命的“生命时钟

 通常我们按照日历计算,以出生时间为起点,计算至今活了多久。然而,这种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未必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生理年龄(biological age)。毕竟,遗传、营养、感染、压力等种种因素会让老化速度因人而异,每个人“显老”的程度不一样。为了更准确地测出一个人老化、衰弱的程度,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些方法,例如测肌肉力量或步态

2020-09-17

Science:不同的生化反应速度导致物种特异性的分节时钟周期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京都大学、西班牙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分节时钟(segmentation clock)”---一个控制胚胎体型形成的基因网络---在人类中的进展速度比在小鼠中更慢,原因在于人类细胞中的生化反应更慢。生化反应速度的差异可能是物种间发育节奏差异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