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微生物-昆虫共生关系动态变化信号分子研究获进展
昆虫与微生物间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与昆虫间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提高了昆虫的适应性;同时,也存在资源上的竞争,形成相互拮抗作用。在这种共生体系中,微生物与昆虫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中,但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调控这种动态变化的信号分子的相关研究报道还不多。红脂大小蠹是一种源自美国的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自1999年在我国山西省发生后,又陆续在河北、河南、陕西等省暴发成灾,致死健康松树70
Scientific Reports:分娩时使用抗生素会破坏新生儿肠道共生菌群
2017年12月1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由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们做出的一项成果,在女性分娩的时候使用抗B型链球菌(BGS)抗生素治疗会导致婴儿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发育受阻。这项研究表明,使用抗GBS抗生素对早期时候婴儿体内的肠道菌群发育存在严重的影响,而且随着使用抗生素时间的增加,这一效应更加明显。(图片来源:A. Nobbs)虽然抗生素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早期发育存在影响,但这一效应在12
Science:发现肠道共生菌阻断蚊子传播疟疾新策略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rcelo Jacobs-Lorena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Driving mosquito refractoriness to Plasmodium falciparum with engineered symbiotic bacteria)
解读人类机体如何与肠道微生物组共生共荣
2017年7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良好”的免疫细胞能够帮助识别并且抵御外来入侵者,这就是为何很大一部分药物能够直接靶向杀灭致病微生物并且抵御这些微生物引发的感染。对机体免疫力的理解往往能够反映20世纪的文化,同时,适者生存也是促进进化和竞争发生的驱动子,但理解人类和微生物之间的根本改变往往始于体内50%的细胞都是人类的,而其它则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比如细
Science:首次揭示菌根共生过程中碳转运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首次揭示了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并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6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菌根共生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同盟,也是自然界最为广泛的共生形式。植物可通过与菌根真菌共生高效率的从土壤中获得磷和氮等营养;同时植物把20%左右的光合
PLOS Pathogens:揭示人类病原真菌在宿主肠道内共生新机制
6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陈昌斌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itochondrial complex I bridges a connection between regulation of carbon flexibility and gastrointestinal commensalism in the human fungal path
Nature Communications:破坏侵袭性肺癌细胞“共生性”将是阻断肺癌扩散的关键
当癌细胞从肿瘤分裂成致命的转移瘤时,它们被认为是以群集或包装形式传播,这种现象被称为集体侵袭。埃默里大学血液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入侵性组织的成员并不完全相同。科学家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道,构成侵入性包装的肺癌细胞具有作为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特殊作用,这些作用依赖于彼此的流动和生存。资深作者Adam Marcus博士,Winsh
金峰博士:共生微生物与认知:菌-肠-脑轴研究
3月24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东京大学理学部人类学系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研究员,天津、内蒙古、西北等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文明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学院客座教授,日本JBC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金锋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和他们团队的卓越研究。
化学合成的共生:生活在一起可以有趣
作为第一年的研究生,Colleen Cavanaugh博士预测发现化学合成细菌生活在巨大的管状蠕虫发现在在深海喷口。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生物化学家。使用电子显微镜和生物化学的结合,Cavanaugh表明,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和为口少、无虫的化学能。反过来, 蠕虫提供细菌与环境富含用于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固定的硫化物和氧。Cavanaugh继续发现类似的化学合成共生在沿海的贝类和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