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植物免疫抑制与广谱抗病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研究者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水稻钙离子感受器ROD1精细调控水稻免疫反应,从而减低广谱抗病引起的生存代价,平衡生殖生长-产量性状。作为世界近一半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严重影响。发

2021-10-08

研究报道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丰富的白细胞,在先天免疫反应中构成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寿命较短,一旦进入到血液,细胞寿命仅为为10 - 18小时,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机体衰老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的影响,以及性别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差异,科学家仍然所知甚少。近期,美国科学家揭示了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

2021-09-27

Blood:PKM2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和脑血栓炎症: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意义

目前迫切需要进行脑保护干预,以改善再灌注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不理想结果。

2021-10-08

Cell Rep:深入揭示纵向胶质母细胞瘤的微环境或能揭示骨髓中中性粒细胞的重编程致癌特性

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在正常免疫系统的动物模型机体中开发出了胶质母细胞瘤癌变肿瘤,旨在更好地模拟人类机体中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机体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尽管其主要的功能是攻击和杀灭癌细胞,但实际上其能充当“双重制剂”(double agents)的角色,并增加和强化肿瘤的侵袭性和威胁。

2021-10-08

《自然·医学》:逆转免疫治疗耐药有新招!科学家首次发现,TIL过继细胞疗法可有效逆转非小对PD-1抑制剂的耐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疗法虽然已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无法获益。与此同时,ICB联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也不太理想。例如联合铂类化疗时,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患者都会在12个月内出现肿瘤进展。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NSCLC是免疫学上的“冷”肿瘤,缺乏活化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这可能会造成对ICB的原发

2021-10-31

生存或死亡:PD-L1延迟中性粒细胞凋亡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或neutrophils)是最丰富的循环白细胞,占循环白细胞的60% - 70%。Pmn虽然寿命短,但对先天性免疫和宿主防御微生物至关重要。

2021-09-13

细胞产生的IDO酶抑制抗癌免疫反应与癌症色氨酸代谢无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癌症会产生一种叫做IDO(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吲哚胺-2,3-加双氧酶1)的酶,它能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但长期以来对这种机制如何运作的假设需要修正。

2021-10-12

Immunity:自噬调节内皮连接以抑制炎症期间中性粒细胞的渗出

中性粒细胞从血液循环迁移到感染或损伤部位是一种关键的免疫反应,需要破坏血管内部的内皮细胞(EC),而不受调控的中性粒细胞跨内皮细胞迁移(TEM)是致病性的,但其生理终止的分子基础仍然未知。

2021-08-27

Cancer Res:揭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2021年9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被招募到对抗肺部中癌症转移的战斗中来。嗜酸性粒细胞自身产生破坏性的蛋白质,同时招募免疫系统的抗癌T细胞。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基于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合作的癌症免疫治疗的创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

2021-09-14

Nat Cancer:肺部驻留棒状细胞激活后释放的分泌因子可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由排列在肺部气道的棒状细胞分泌的抗免疫抑制因子。他们发现在一种肺癌小鼠模型中,这些棒状细胞因子能抑制高度强效的称为髓样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免疫抑制细胞。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