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族叶绿体基因组进化和系统学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已普遍应用于重建植物“生命之树”研究中。大多数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呈环状四分体结构,包含约80个蛋白编码基因。叶绿体基因组由于缺乏重组,而常被认为是连锁的单一基因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绿体基因组中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编码基因具有不同的核酸替代速率,经受不同的自然选择压力。目前对叶绿体单基因或不同功能组基因的进化研
Nat Med:单克隆抗体疗法或有望帮助治疗COVID-19
2020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基于目前临床前研究的积极结果,我们所开发的潜在中和性抗体或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疗法帮助抑制和治疗COVID-19,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图片来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这种单克隆抗体是从一对来
Nature:科学家成功追踪癌症的进化机制
2020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Max Delbruck分子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癌症会在某些细胞中获得或失去大量染色体,而在另一些细胞中则不会,这一过程或许就提示癌症正在发生进化或对某些偏好特征会进行选择,研究者指出,这种现象在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等22种肿瘤类型
研究发现植物根进化的分子源头
根是植物登陆后进化的器官,它的出现是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重要一步。化石证据显示,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共同祖先在泥盆纪中期出现了根起源事件。但现有研究对这次根起源过程中的分子进化历程知之甚少,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生长素信号通路在根进化中如何被招募并主导根器官的发生。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徐麟研究组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
Cancer Res:揭示卵巢癌在体内生长和进化的分子机制
2020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卵巢癌在人体内生长和进化的分子机制。这篇题为“Multi-omic analysis of subtype evolution and heterogeneity in high-grade s
Nat Microbiol:科学家成功识别出SARS-CoV-2的进化起源
2020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重建引发COVID-19的SARS-CoV-2病毒的进化史后发现,产生该病毒的谱系已经在蝙蝠体内传播了几十年了,同时该谱系可能还包括其他有能力感染人类的其它病毒,相关研究发现对于未来有效预防这一病毒
机体神经细胞如何进化地与微生物能进行交流沟通?
2020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种消化道疾病(比如人类严重的肠道感染)都与肠道自然运动性的紊乱密切相关,微生物组在肠道有节奏的收缩过程(蠕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其也是目前科学家们最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些收缩过程是如何被控制的,以及扮演起搏器的神经系统细胞是如何与微生物组协作共同发挥作用的。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
Cell:新研究发现慢性炎症会改变IBD患者中结肠细胞的进化
2020年7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病变的结肠与健康的结肠组织进行了比较,以更好地了解炎症性肠病(IBD)如何在分子水平上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他们发现,受IBD影响的结肠细胞内的DNA变化率是健康结肠中的两倍多,这增加了这些细胞获得可能导致癌症的DNA变化的可能性。相关研
Nature子刊:刺突蛋白结构让我们了解了SARS-CoV-2的进化
2020年7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很明显,导致COVID-19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与一组通常感染蝙蝠的病毒关系最为密切。但它究竟是如何、在哪里进化成如此高效的呼吸道病原体,还有待观察。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确定SARS-CoV-2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的刺突蛋白虽然整
蒺藜苜蓿雄性不育调控机制及其进化研究中获进展
雄性不育在农业杂交育种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雄性不育突变体主要由孢子体型或配子体型的花药组织发育异常引起。绒毡层作为一个为花粉发育提供营养的重要孢子体型组织,其发育异常会引起花粉败育。绒毡层广泛存在于陆生植物中,而被子植物中已报道多个调控绒毡层发育的关键因子,但是对这些关键因子介导的绒毡层发育在陆生植物中的进化模式甚少被关注。豆科作为第二大经济作物,为人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