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从实验室到临床
外泌体广泛存在并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它携带大量特异性的蛋白质和功能性的小RNA,参与了细胞间物质和信息的传递,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进程密切相关。外泌体
Nature:人工改造核糖体可以将细胞变成“化工厂”
通过劫持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生物学家们开发出了一个工具,可以用来理解抗生素的合成和作用过程,而且可以改造细胞成为特制的“化学工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生化学家Alexander Mankin领导的一个包括生物工程学家的团队,成功改造了细胞内的重要分子机器核糖体,这个研究可能推动合成生物学的继续发展。
诺华爱尔康AcrySof® IQ 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获欧盟批准,用于白内障患者
AcrySof® IQ 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是一个重大创新性产品,旨在改善白内障患者近、中、远视力。
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突破点---外泌体研究进展
2014年11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外泌体是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调控过程而形成的细胞外纳米级小囊泡。外泌体可以携带蛋白,运送RNA,在细胞间物质和信息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外泌体可能通过调控免疫功能
CARMAT的生物假体人工心脏首次植入人体
Cancer Cell:癌症外染色体微小分子新功能
2014年10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发现,通过癌细胞释放的外染色体、微小的病毒型颗粒可以表达导致肿瘤生长的微RNA分子。通过Dicer蛋白质的帮助他们进行了该研究,研究人员表明,Dicer也可以作为一种生物
:研究人员制成植物人工染色体
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研究所教授村田稔率领的研究小组25日宣布,他们成功在植物细胞内人工制造出了带有遗传信息的染色体。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新的作物品种。 研究小组使用拟南芥,利用“自顶向下分析法”,通过操控细胞内原有的染色体,并进行改编,制作出了比通常染色体要小的环状人工染色体。即使是自花授粉的种子,也有40%以上继承了这种人工染色体。
雅培TECNIS TORIC 1-Piece人工晶状体获FDA批准
2013年4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雅培(Abbott)今天宣布,TECNIS TORIC 1-Piece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已获FDA批准,公司不久将在美国推出该产品,用于伴有角膜散光(corneal astigmatism)的白内障患者,矫正角膜散光。
Science:新研究有助开发基因治疗的人类人工染色体
着丝粒是基因组中的特殊区域,是能通过显微镜识别的交叉形染色体的主缢痕。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牵连着着丝粒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大多数生物中染色体的位置并不取决于DNA的序列。近期来自德国马普免疫生物和表观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证实一种DNA的包装蛋白——组蛋白CenH3对染色体着丝粒的定位、功能和遗传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