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用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上市 FDA发布安全警告
2011年12月22日,FDA发布药品安全警告称,目前已有新浓度(160mg/5mL)的适用于婴儿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上市。这种浓度上的改变将影响到给予婴儿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体积,特别是对于习惯使用80mg /0.8mL或80mg/mL浓度的本品溶液的患者尤需注意。另外,针对这种浓度上的改变,该药品的包装也将从滴剂改为口腔灌注器。
Nature:M2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所发生的变构
包括Class B 和Class F家族成员在内的很多“G蛋白耦合受体”(GPCRs)的结构现在已经有了,但我们对它们从失活状态向活性状态的转变却知之甚少。
Cell Stem Cell:O-位N-乙酰葡糖胺在重编程中的作用
以往的研究证明,O-位N-乙酰葡糖胺(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广泛存在于很多蛋白中,并通过与磷酸化体系竞争丝/苏氨酸残基位点来调节生物过程,但是在胚胎干细胞以及细胞多能性领域,还没有与O-GlcNAc有关的发现。 本文中,研究人员发现,O-GlcNAc能够直接调节多能性网络的核心元件。
IJBCB:乙酰胆碱酯参与帕金森疾病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2012年12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 生化与细胞所张学军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cetylcholinesterase deficiency decreases apoptosis in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neurotoxin model
日企撤回对华企辅酶Q10专利的诉讼
面对日渐成熟的竞争对手,日本化工企业Kaneka公司在美国的“专利维权”可能很快“搁浅”。 昨日,浙江医药确认,Kaneka公司已主动撤销了对浙江医药侵犯Kaneka公司氧化型辅酶Q10制备工艺专利的诉讼。不过,Kaneka公司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的浙江医药调查尚在进行中。 其他几家同样受到该专利诉讼的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应诉。
浙江医药辅酶Q10产品获撤诉
浙江医药今日公告,日本Kaneka公司于2011年3月22日在美国加州中央区地方法院对其提起诉讼,起诉本公司侵犯了其在美国刚刚取得授权的有关氧化型辅酶Q10制备工艺专利,后这一起诉案被转移至美国德州休斯敦地方法院审理,目前已经撤诉。Kaneka公司未遵守法院的指令按时提交指定文件,随后休斯敦法院责令Kaneka公司8月26日到庭听证解释其为什么不执行法院的指令。
“浙江医药”辅酶Q10产品涉诉事项进展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半年度报告重要事项章节详细披露了“关于公司产品辅酶Q10涉诉事项情况说明”,现将该涉诉事项最新进展情况予以公告。 本摘要仅供参考,以当日指定披露媒体披露的公告全文为准。
: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鲍岚研究组发现α-tubulin乙酰基转移酶MEC-17调控神经元迁移的新机制
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前体细胞会不断的增殖,新生的神经元要不断迁移以适应大脑皮层发育的需要。皮层神经元迁移对于皮层结构和神经环路的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细胞骨架微管对于皮层神经元的迁移至关重要。
JACS:赵宗保等辅酶改造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刊登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赵宗保研究员领导的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1816组)在辅酶改造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Creation of Bioorthogonal Redox Systems Depending on Nicotinamide Flucytosine Dinucleo
JBC: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节组蛋白乙酰化的机制
乙酰辅酶A(acetyl-CoA)是乙酰基的活化形式,参与各种乙酰化反应,也是糖类、脂肪、氨基酸氧化时的重要中间产物。组蛋白的乙酰化作用依赖于中间代谢来提供乙酰辅酶A。 然而,乙酰辅酶A也用于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过程中,第一个反应同时也是一个限速步骤,即通过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催化作用,乙酰辅酶A羧化形成丙二酰辅酶A。所以组蛋白的乙酰化及脂肪酸合成竞争利用了相同的乙酰辅酶A存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