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温度扫描低温晶体学揭示光敏色素的反应中间

光是调节生物体重要生理过程(如生物钟等)的一个基本信号。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含有很多光敏色素,形成了一系列红色光敏感的感光器。他们在红光吸收态(PR)和远红光吸收态(PFR)之间的经过可逆的光转化,从而将光信号最终转换成一个调解后续细胞反应的独特生物信号。 已有几种微生物光敏色素,在红光吸收态(PR)或远红光吸收态(PFR)的暗适应过程中的结构已确定。

2012-11-18

PNAS:平等如何在人类中间进化

人类对平等的渴望的普遍性提示,这是一种古老的人类模式,但是它是如何进化的,则仍然是一个谜。Sergey Gavrilets使用一个数学模型探索了人类为何会结伙对抗威胁。在有强大的社会等级的动物群体中,高等级的个体比低等级的个体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并且倾向于在交配的成功方面更有优势。这项研究揭示出,与其他人受到的的威胁作斗争——这是一种利他主义——对提供帮助者有风险,但是从长远来看能获得回报。

2012-11-18

昆虫天然产物或可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昆虫(insect)属于节肢动物们昆虫纲。长期以来关于昆虫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改良经济昆虫的性状,提高经济昆虫的抗病性,如提高家蚕和蜜蜂的抗病能力,改善家蚕吐丝能力;令一方面是以昆虫为一种简单的模型来研究,如果蝇就是一种典型的模式昆虫,继果蝇中发现Toll 受体后,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TLR(Toll like receptor)。

2012-11-18

Neuron:研究揭示中间前体细胞能调节大脑皮层生长

香港科技大学9月16日表示,该校理学院院长、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玉如领导的研究团队,此前全球首次成功确定一种干细胞“中间前体细胞”可精准调控大脑皮层的生长,解开特定蛋白与“自闭症”等相关疾病成因的谜团。 当天,叶玉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分享这次研究成果。

2013-10-15

新机制抗艾滋病天然产物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科学家曾发现海参中含有的一种天然物质“糖胺聚糖”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抑制作用。近期,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和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这一物质及其衍生物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它们如何抑制HIV病毒的奥秘。

2013-07-08

Soc:雷晓光等揭示倍半萜二聚体类天然产物的首次仿生全合成

2012年7月19日,我所雷晓光实验室在 J. Am. Chem. Soc.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Biomimetic Syntheses of (-)-Gochnatiolides A-C and (-)-Ainsliadimer B”的文章。

2012-11-18

Nat Chem Biol:“细胞代谢产物损伤控制”新理论

2013年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来自卢森堡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以及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阐述了一种新的代谢机制,名为代谢物损伤控制(metabolite damage-control),研究者表示,对于代谢物损伤以及其修复或者取代,他们在文章中进行了深入的解释...

2013-02-06

Nat Neurosci:Erbin可调节大脑皮质中间神经元AMPA受体

2012年2月1日电 /生物谷BIOON/ -- 精神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忧郁症、自闭症和强迫症等,其有着复杂的遗传因素和对致病环境的易感性。陈永君等发现新颖的AMPA受体调节蛋白-Erbin,有望加速揭开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世界人口的25% 受到精神性疾病的侵扰。神经精神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1%。

2013-02-01

Mol Cancer:异黄酮代谢产物抑制血管生成

一直以来某些植物化学物质包括多酚类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抗癌功效。近日,一新研究证实这些化合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其保护作用。新研究中发现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潜在的抗血管生成活性,这不仅对了解这些化合物预防肿瘤的作用机制,同时也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试剂铺平了道路。 在试图找出能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植物化学物质的道路上,研究人员筛选出了一套迄今未经研究过的植物雌激素的代谢产物。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