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正式发布!(附生物医学TOP3大学)
北京大学是在各学科中夺冠最多的高校,共有12个学科名列榜首。清华大学紧随其后,在11个学科中摘得桂冠。中国人民大学有5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也有优异表现,在4个学科中排名第一。全国有第一名学科的高校一共是42所。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由软科开发的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控系统内嵌的30余项测量指标所组成,这些指标全部都是高校学科建设部门日常管理中密切关注的关键指
中国生物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上市
9月29日,中国生物旗下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生研”)生产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以下简称“sIPV疫苗”)正式上市。该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适用于2月龄(含)以上儿童的免疫接种。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极具感染性的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在肠道内繁殖,再侵袭神经系统。在少数情况下,该病可造成永久瘫痪和死亡。幸运
中国生物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上市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再增利器北京2017年9月29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9月29日,中国生物旗下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生研”)生产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以下简称“sIPV疫苗”)正式上市。该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适用于2月龄(含)以上儿童的免疫接种。 “健康中国 共护新生”中生 IPV 首发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实现连续稳定供应中国生
友芝友生物制药公司喜获中国首个双特异性抗体临床批件
9月29日,由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注射用重组抗HER2和CD3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 (项目编号“M802”)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17L04744),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成功进入临床开发,是我国“重大新药创制”新结构抗体药物研发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M802双特异性抗体同时结合肿瘤靶点和免疫靶点,通过肿瘤特异抗
九九归一 执一不失 —— 海尔生物医疗协办中国生物样本库(青岛)会议隆重召开
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云如烟。时维九月,天朗气清,在美丽的青岛崂山脚下,2017年9月6日至9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和全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海尔生物医疗协办的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青岛)系列培训班在索菲亚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历时四天,五十余位全国生物样本库和转化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230余位
杰科生物与赛多利斯全面开展细胞培养技术合作 —— 强强联合助力中国精准医疗的腾飞
上海|天津,2017年9月21日 —— 杰科(天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与赛多利斯集团旗下赛多利斯斯泰帝(Sartorius Stedim Biotech)中国公司宣布,双方正式签署细胞培养上游技术开发协议,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日,双方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世茂希尔顿酒店举行了签约典礼。此次技术合作,双方将针对基因治疗领域中细胞培养工艺开展全面的技术开发。大规模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的突破是新型靶
原能细胞亮相世界低温生物科技与生命资源库大会
2017年7月21日至23日,CRYO2017世界低温生物科技与生命资源大会于在安徽合肥盛大召开。大会由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作为国内自动化低温存储的先行者,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共同参与了大会筹备。本次大会是一次集低温生物医学,生物保存技术,低温保存设备和生命样本库"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国际盛会。400多位来自全世界致力于低温生物科学基础研究,低温生物转化医学,低温动植物科技
Nat Med: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 有望改善癌症的个体化疗法
2017年8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和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鉴别出了前列腺癌对疗法产生耐受性的一种新机制,相关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新型前列腺癌疗法提供思路和希望。文章中,研究者解释了SPOP基因中的突变在前列腺癌对药物产生耐受性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SPOP基因突变是原发性前列腺癌中出现最为频繁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基于干细胞的人类疾病研究和精准治疗; 2. 人类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解码; 3. 新型染色质编辑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验室详细介绍参见http://www.ibp.cas.cn/ktzz/ktzz_L/201305/t20130506_3833255.html。现因课题组发展需要,诚聘技术员五名。一、招聘基本要求1. 对生物学研究有高度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孵化全球顶级产品线
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了一项植物筛选研究计划,以期发现抗疟药物。将中国传统中草药与化学技术相结合,屠呦呦最终提取纯化出青蒿素单品。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这一发现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也因此获2015年诺贝尔奖。五十多年过去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终于又开始起航了。起初,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推出的候选药物大都属于“best-in-class”。今年,和记黄埔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