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下丘脑调控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的新机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组的研究论文Centra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4) regulates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in mice via S6K1 signaling and the vagus nerve。
Curr Biol: 直接移植叶绿体植物基因至细胞核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绿色太阳能发电机,也曾是自主的生物。约十亿年前,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当时它们被更大的细胞所吞噬,但没有被消化掉。从那时起,它们就已经失去了自主权。随着时间推移,它们的大部分遗传信息找到了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今天,叶绿体离开宿主将不能存活。
2015年底基药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
当前医保在居民医疗费用中占比已超过60%,由于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于普通医保,其费用支出中国家和地方政府筹资占比更高。 发达国家大都没有建立基药制度,但是有较完善的药物报销体系;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基药制度,包括基药目录的遴癣基药招标、配送、制定处方集、监管与测评等环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基本药物除了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使用外,在二、三级医院使用的比例也在提高...
NAR:mRNA出核复合物TREX的组装和招募的分子机制
1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生化与细胞所程红研究组题为“Aly and THO are required for assembly of the human TREX complex and association of TREX components with the spliced mRNA”的研究论文...
NAR:原核病原菌的蛋白合成机制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研究体系:结核分支杆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MtbLeuRS) ,发现了原核病原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C-端延伸结构域在维持酶与核酸相互作用方面的重要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王恩多研究组完成,第一作者为胡庆华博士。
Nat Genet:破译首个比目鱼基因组 揭秘性染色体起源及底栖适应机制
近日,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比目鱼基因组——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在青岛宣布完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个测序完成的比目鱼基因组图谱,标志着鲆鲽鱼类养殖研究进入基因组时代。
ACS Nano:纳米颗粒能直接载药入癌细胞核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个简单的星形黄金纳米粒子可以将药物直接递送进入癌细胞的细胞核中。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论文主要作者是Teri W. Odom博士。 科学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关注细胞水平上用纳米技术来对抗疾病。虽然纳米技术具有相当大的设计挑战性,但纳米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靶向治疗手段。
HMG:陈大华等果蝇FMRP核内功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智力障碍疾病,FMRP的功能缺失是该疾病的主要原因。FMRP作为一个RNA结合蛋白,它的胞质功能已被深入研究,然而细胞中约有4%的FMRP分布于细胞核内,核内极少量FMRP的功能目前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