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篇文章解读科学家们在调节性T细胞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调节性T细胞是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一类细胞,这类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其还是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2021-08-27

J NEUROINFLAMM:雪旺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toll样受体2增加,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CSPGs沉积促进恢复

脊髓损伤(SCI)对患者和社会来说都是毁灭性的灾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25-50万人患有SCI,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会重塑并由囊性空洞和疤痕形成组成,而这两者都有效地抑制轴突再生和神经元存活。该研究为证明星形胶质细胞上TLR2的激活可能与CSPGs的释放和轴突再生的调控有关。

2021-09-01

Stem Cell Res & Ther:诱导多能干细胞在治疗人类罕见肌肉萎缩症或能展现出一定的治疗效益

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利用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疗法治疗USMD小鼠的益处;研究者发现,移植后代细胞能够分泌胶原蛋白VI,从而就能刺激机体缺失的肌肉组织再生。

2021-08-28

Sci Rep:脂肪组织中的特殊受体蛋白或在控制机体血糖水平扮演关键角色

2021年7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载脂蛋白(APOA4,Apolipoprotein A4)是机体中最丰富和用途最广的载脂蛋白之一,其能促进脂质的运输和代谢,APOA4在小肠中合成,其会被包装在乳糜微粒上并分泌到肠道淋巴中,还会通过循环运输到多个组织中,包括脂肪组织等;自从近40年发现以来,截止到目前为止,只有血小板整合素αIIbβ3被确定

2021-07-29

Cell:探究DNA结合蛋白如何结合核小体的DNA序列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细胞核中,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紧紧包裹在组蛋白周围,因此大部分难以接近,那么蛋白质如何与DNA结合?最近,一些研究开始揭示DNA结合蛋白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在一篇发表在Cell期刊上的前沿综述文章中,Alicia Michael和Nicolas Thomä研究了这些发现,并强调了旨在帮助

2021-07-06

Cell:发布全球城市微生物组图谱,你的住所信息可能就藏在鞋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附着在人类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也在交通轨道的通行中频繁的交换,甚至稳定存在,慢慢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些微生物可能具有像COVID-19类似的潜在未知致病性,也有一些微生物与抗微生物药的耐药性相关,还有一些微生物可能具有特定于城市的特征,这些信息的挖掘和发现对于人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使得,绘制我们生存所依赖的

2021-07-06

Science:利用sci-Space技术在单细胞水平揭示细胞基因转录的空间分布模式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一项名为sci-Space的新技术与来自其他技术的数据相结合,可能会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绘制出四维图谱。这类图谱将描绘出单个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本如何反映出时间的流逝、细胞谱系、细胞迁移以及发育中的胚胎位置。它们还将有助于阐明基因表达的空间调节。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是一种了不起的现象:一个受精

2021-07-06

DNA杂交动力学过程中的长程静电作用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大分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一般被认为是短程的。由于在生理条件高离子强度(百毫摩尔级)下,大分子表面存在双电层屏蔽,使静电相互作用的传导距离局限在1-2 nm内。如何调控双电层厚度来对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中的长程静电力开展研究是一个挑战性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DNA双链的磷酸骨架可以作为高效的电荷传导线路,为研究高离子强度下的长程静电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1-06-18

世界最恐怖的蚊子遇上神奇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能否终结疟疾?

  每当夏日将至,人们就开始陷入到被蚊子支配的恐惧之中,小小的蚊子不仅让很多人饱受皮肉之苦,还会传播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因此,别看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层,可几十年过去了,除了杀虫剂策略,我们仍然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对付蚊子。随着CRISPR 基因编辑革命的爆发,人们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基因驱动,并期许借此系统改造蚊子、终

2021-06-08

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生态功能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放线菌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极为密切的微生物类群,其强大的代谢活性为人们所共识。目前对可培养放线菌资源和次级代谢产物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多,但对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研究相对匮乏。对于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研究,将为人们打开另一扇放线菌知识的大门,帮助人们揭开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神秘面纱,同时对积累放线菌遗传信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均教授课题组研究表明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