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兵:北京健康管理创新模式
杜兵教授的报告指出:
1.健康管理行业由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型。
2.健康体检和心理体检并重发展。
3.需要加强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施奇惠:从微流控芯片来看医疗模式的转变与转化医学壁垒
施奇惠教授作为微流控芯片检测方面的专家,他从微流控技术出发,分析了微流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商业化瓶颈,并对未来POCT领域的应用做出展望。更进一步对于现阶段医疗模式的转变和转化医学的壁垒进行了剖析。
徐迎新:免疫细胞工程技术与抗肿瘤绿色医疗模式的建立
徐迎新,现为301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全军普通外科医疗专科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创伤、休克、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国政府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未能突破。从1975年到2005年这30年间,肿瘤的总体死亡率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许多肿瘤病人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所带来的种种痛苦,付出了昂贵的医疗费用,却未能明显地延长生命。肿瘤病人的希望在哪里?
肿瘤是一种慢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且为多基因改变,其实质是体内突变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一场内部战争,二者的博弈贯穿医疗过程的始终,也决定了该个体的生存与否。同时人体局部的微环境,整体内环境,外部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都对肿瘤的发生和预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恶性肿瘤决不是手术可以切的干净,放、化疗可以根治的。为探索新的医疗模式,本研究团队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资金的资助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研究,以免疫细胞工程技术为切入点,并成功进行临床转化,走出了一条绿色抗癌的新路。
1.建立肿瘤疫苗及多种人体免疫细胞(肿瘤抗原致敏DC、靶向肿瘤干细胞DC疫苗、DC诱导特异性T细胞、肿瘤浸润T细胞、引流区淋巴结T细胞、NK、CIK和B细胞)制备与体外扩增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平台,以及适用于免疫细胞过继转移的疗效评价体系。在临床应用中不断进行打破DC耐受,降低Treg,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研究,以提高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疗效。
2. 我们尝试的抗肿瘤绿色医疗模式基于对肿瘤局部的积极处理与全身抗肿瘤免疫功能恢复/重建并举的理念,综合运用常规手术、各种微创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化疗和放疗。对于一位初诊肿瘤患者,首先进行个体化总体治疗方案的顶层设计,然后分步实施,系统跟踪。1)通过外科及其它微创技术,或适当方式与剂量的放疗,最大限度减少肿瘤负荷。2)术前抽血大规模扩增免疫细胞,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制备DC疫苗,术后全身创伤炎症反应过后免疫低下时,亦是干细胞及大量细胞因子(IL-1/IL-6/EGF/VEGF/TGF-等,往往促进肿瘤生长)释放,进行组织修复时,尽早开始多种免疫细胞联合输注,保护和调动预存免疫功能,加强免疫监视,清除残留肿瘤细胞。3)其后对敏感的病种适当化疗,清理脉管中残留肿瘤细胞;降低抑制性免疫细胞亚群(调节型T细胞,Treg),及血中白细胞总数,腾留空间,为继续回输活化的免疫细胞,修复与重建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打下基础。本团队总结了数百病例,分析了该疗法对于Ⅲ/Ⅳ期胃癌的疗效。观察到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组与传统手术+化疗组比较,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一年和三年生存率均显著提高,并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结直肠癌患者,该疗法与传统治疗组相比,亦获得三年和五年生存率显著提高的疗效。
3.在取得上述疗效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了中西医整合的系统治疗模式。由于肿瘤病人体内具有毒、瘀、痰、湿等病邪积滞的邪实因素,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到体内后,如体内这些病邪不驱除,整体内环境不改善,亦不能充分和持久地发挥作用,无法修复与重建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因此,应尽早实施中医药内治与外治,调整机体整体内环境和局部微环境;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肿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心理神经免疫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解除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指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态度,以及健康的膳食与营养物补充,引领患者走向康复。
本团队探索并实践的传统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以及中西医整合的抗肿瘤绿色治疗模式,既遵循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又发挥了西方医学与现代科技的优势,为恶性肿瘤患者所期望的减少全身性残酷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切实延长生存期带来了福音。
张桂荣:细胞治疗实验室创新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桂荣,现担任辽宁省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肿瘤分子靶标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标准操作流程(SOP)的建立
鉴于细胞治疗实验室生产全过程,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借鉴GMP多年、成型的管理经验与模式,结合细胞治疗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开展体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SOP是非常必要的。无菌操作培训→规范化操作演练→SOP建立与执行→监督管理措施到位→全程质量控制→增强社会效益。
规模化生产的系列措施
随着临床治疗刚性需求的增长,细胞培养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细胞培养师及工作面积趋于紧张,优化实验流程→发明、创新器材(专利技术)→解放生产力→建立弹性工作制(减少设备与实验室面积占用)→提高经济效益。
信息化管理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细胞生产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实现细胞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增强科室的核心竞争力。
科室文化的建立
众所周知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通过征集科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健康宣传教育,实现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集作用、塑造作用和辐射作用。以上作用的实现,形成了良好的科室品牌效应,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的背后科室文化功不可没。
管理的成长阶梯
强制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无为而治。
君闲臣忙国必治,君忙臣闲国必乱。
君无为,而臣有为也。
展望与未来。
虽然细胞治疗行业目前国家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措施,但借鉴相关行业标准,我们认为通过行业自律,行业共同努力,细胞治疗质量管理规范与细胞治疗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应尽早出台,使我国细胞治疗事业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乃至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在生物安全柜和层流罩之间的气流模式
Airflow patterns in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 and Laminar Flow Hoods. Demonstration of airflow pattern differences between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 and Laminar Flow Hoods.
模式生物黑腹果蝇的综述
黑腹果蝇,又称果蝇, 是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功能强大的模式生物,它在上个世纪对科学领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本短片首先对果蝇这个生物体做了一个介绍,包括其生理特征, 生命周期,生活环境和食物。然后解释了为什么果蝇是一个极好的模式生物。例如,果蝇在实验室的培养成本低廉, 其遗传学简单,生命周期短,可以快速进行大量样本数目的实验。接下来,我们将概括在果蝇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和杰出科学家,如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最后是 果蝇研究应用的例子,从遗传学到心血管和神经发育及疾病。本短片将给您全面概述黑腹果蝇这个及其重要且有影响力的模式生物。
模式生物概述: 秀丽隐杆线虫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微小蠕虫,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 它就作为功能强大的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它最初被用作模式生物是由于以下的原因:不变的身体结构,遗传操作简单以及培养成本低廉。从那以后,秀丽线虫的应 用开始迅速发展, 并被用于众多的研究方向, 包括对运动中作用力的研究和对神经回路的探悉。
本短片概述了线虫的基础生物学, 很多发生在它短暂但传奇的研究历史中的里程碑事件的时间表,和以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的一些激动人心的应用。
胚胎发育的模式
Following fertilization, the single celled embryo undergoes a number of mitotic divisions to produce a ball of cells called a blastula or blastoderm. Although these cells are all genetically identical, they gradually begin to express different gene products that reflect the regions of the adult body they will form. In my first lecture I discuss how these initial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arise. In Drosophila, a maternally supplied transcription factor called Bicoid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Bcd RNA is anchored at the anterior end of the egg but is only translated after fertilization. From that anterior source, Bcd protein is thought to diffuse through the egg, establishing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that activates different genes at different thresholds. See more at http://www.ibioseminars.org
双翅目昆虫家族进化的基础模式
Although Bcd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of Drosophila development, it is a recently evolved addition to the higher Dipteran lineage. In the final section of my lecture I will discuss how Bcd has continued to provide robust positional information in higher diptera as specific features such as egg size change during evolution. See more at http://www.ibioseminars.org
李进:晚期大肠癌精准医学治疗模式-从整体治疗计划到分子亚型指导
从伊马替尼开始,贝伐株治疗大肠癌开启了大肠癌靶向治疗时代的大门,介绍了分子靶向治疗。提到了分子亚型对靶向药物的指导意义。提到RAS分析。提到了精准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及未来的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