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类抑制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2021-07-26 07:18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罗非鱼等健康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在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类防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Efficient inhibition of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y AIEgen-based fluorescent nanomaterials”发表于《Frontiers in Chemistry》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罗非鱼等健康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在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类防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Efficient inhibition of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y AIEgen-based fluorescent nanomaterials”发表于《Frontiers in Chemistry》(2020年JCR影响因子5.221)。该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2428);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6)等项目的资助。衣萌萌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卢迈新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无乳链球菌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目前防治该病的方法仍然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是抗生素的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通过光照光敏剂产生活性氧(ROS)抑制细菌的光敏疗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与传统光敏剂相比,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的ROS产生效率更高。因此,本团队通过研究AIE材料TBP-1对无乳链球菌的抑制效果,并从ROS产生能力和细胞结构两个方面探讨TBP-1抑制无乳链球菌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黑暗条件,TBP-1在光照条件下的ROS产生能力显着提高,是一种优良的AIE材料;在光照10min和15min后,4μM的TBP-1抑菌效果可以达到99%以上;在光照30min后,2μM的TBP-1抑菌效果可以达到99%以上,当TBP-1浓度大于等于4μM时,其抑菌效果达到100%。此外,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TBP-1进入无乳链球菌细胞内并聚集发光,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以及TBP-1浓度的增加,大量死亡的无乳链球菌被PI染成红色荧光。扫描电镜的结果也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以及TBP-1浓度的增加,无乳链球菌细胞破裂并堆集在一起。该研究成果有利于拓展AIE材料的应用领域以及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类药物的研发,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防控提供新的方法。(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