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rief Bioinform:AI显微镜!新算法让免疫细胞“开口说话”,精准度超93%!

研究开发了一款名为scHDeepInsight的AI工具,其能以93.2%的准确率识别免疫细胞类型,比现有方法高出5.1个百分点,甚至能发现前所未见的新细胞亚型。

2025-10-11

Science:肠道菌的“超进化武器”!DGR如何塑造你的微生物宇宙?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开了DGR如何帮助肠道菌群在我们体内开疆拓土的神秘面纱。

2025-10-11

研究提出氨基酸理化性质趋同新方法

研究提出并验证了氨基酸理化性质趋同作为适应性趋同演化的潜在分子机制,丰富了领域内对分子层面趋同现象的理解,并为在更广泛物种中探讨适应性演化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

2025-10-11

会议通知 | 2025类器官临床研究会议,11月29日,福州召开!

11月29日,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生物谷、厦门模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联合主办的 “2025 类器官临床研究会议”,将在福州香格里拉酒店召开

2025-10-11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皮肤健康研究院 | 关于举办“损容性皮肤病及医美”稳态管理创新人才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战略,推动皮肤大健康产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丽娃皮肤健康研究院定于2025年12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举办“损容性皮肤病及医美”稳态管理创新人才高级培训班。

2025-10-11

JAMA Psych:汽水喝多了,抑郁风险高?科学家发现肠道细菌是“隐形推手”!

研究首次发现,软饮料可能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尤其是增加Eggerthella菌的丰度,进而提升抑郁风险,而女性群体尤为明显。

2025-10-11

Nature:自私的精子——一场在睾丸中上演的达尔文演化与父源性遗传风险

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不仅用坚实的数据和巧妙的分析,深刻揭示了“父源年龄效应”背后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也给我们带来了多维度的启示。

2025-10-11

Nature子刊:山东大学张磊/赵国平团队开发AI大模型,用于发现抗菌肽,对抗多重耐药菌

该研究开发了一个预训练的蛋白质大语言模型(pre-trained protein LLM)——ProteoGPT,用于挖掘和生成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新型抗菌肽。

2025-10-11

Nature:吸烟和性别如何“雕刻”你的膀胱?科学家在健康组织中找到癌症风险线索

这项研究的突破性在于其将关注点从“细胞有多少突变”转向了“哪些突变获得了扩张优势”,这种思维转变为癌症风险预测和早期干预提供了全新可能。

2025-10-11

《科学》:颠覆性逆转!同济团队发现,裸鼹鼠的cGAS具有独特突变使其功能逆转,可通过增强DNA修复抵抗衰老

研究者们发现,裸鼹鼠的cGAS蛋白具有独特的适应性演化,仅仅四个氨基酸的不同,即可逆转cGAS功能,将其从抑制DNA修复转变为增强DNA修复。

2025-10-11

Nature Biotechnology:当干细胞“伪装”成精子?一把开启“超级牛羊”时代的钥匙

研究团队不仅成功创造出了牛和羊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更通过一步巧妙的“伪装”策略,让这些细胞成功扮演了精子的角色,诞生了健康的后代,甚至包括经过基因编辑的“超级牛”。

2025-10-11

饿到忘记痛?Nature 揭密大脑“疼痛总开关”,饥饿、恐惧竟能天然止痛!

这项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疼痛的理解:它不再是被动的神经反应,而是大脑可根据生存优先级主动调节的动态过程。

2025-10-11

Cell:同样的致病突变,为何表型天差地别?研究揭示:遗传背景才是真正的“幕后导演”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16p12.1微缺失的理解。它为整个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并对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5-10-11

Cancer Discov:给癌细胞“拨乱反正”!科学家发现阻止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新钥匙

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不仅揭开了驱动转移的关键机制,更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治疗思路:与其让混乱的癌细胞更加混乱,不如帮它们“恢复秩序”。

2025-10-10

《自然·代谢》:宣武医院团队发现,小胶质细胞胆固醇代谢重编程是慢性神经炎症和大脑损伤的关键!

研究发现,缺血性损伤会诱导持续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慢性炎症,导致小胶质细胞的胆固醇积累和代谢重编程。

2025-10-10